中秋节又称“月夕”“秋节”“仲秋节”“八月节”“八月会”“追月节”“玩月节”“拜月节”“女儿节”“团圆节”等,因其恰值三秋之半,故得此名。据说此夜月亮最大最圆最亮。
从古至今,人们对于中秋都有深厚的感情,都有中秋之夜饮宴赏月的习俗,其起源于上古时代,普及于汉代,定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以后,与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,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、赏月、吃月饼、看花灯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民俗。据《周礼》记载,周代已有“中秋夜迎寒”“秋分夕月(拜月)”的活动。农历八月中旬,又是秋粮收获之际,人们为了答谢神祇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,于是被称为“秋报”。中秋时节,气温已凉未寒,天高气爽,月朗中天,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。因此,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,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,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,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。
北宋时期,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,明清时期,中秋始与元旦齐名,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在千百年传承中几经流转变换,最终以“阖家团圆”的精神指向成为今天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。“月是中秋明”,赏月古称玩月,跟其他景物一起观赏更有韵味。“月饼”一词,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《梦粱录》中。后来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,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。如今,中秋吃月饼更是成了很多人必选的项目,取团圆之意。除赏月外,在古代,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。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,早在汉代枚乘的大赋名篇《七发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。汉代以后,中秋观潮之风更盛。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,之后每逢中秋,便摆出果品,赏月畅谈,把酒问月,庆贺美好的生活。我国很多地方还有祭月、拜月的习俗,《礼记》中就记载有“秋暮夕月”,即祭拜月神,向明月寄托对未来的希冀。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,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,以糕点、糖果最为多见。中秋时,仰望着月中丹桂,闻着阵阵桂香,喝一杯桂花蜜酒,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。
月饼,又称胡饼、宫饼、丰收饼、团圆饼。据专家考证,古时,月饼可能是一年四季都能吃的圆形点心。因为形状像圆圆的月亮,到了明代,便用作拜月的祭品,后来演变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。
古往今来,中秋吃月饼,对于中国人来说,既是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,也体现了一种仪式感,代表了一种家国情怀。制作和品尝圆圆的月饼,寓意团团圆圆,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。五仁月饼古时候就有了,在古代,五仁月饼是贵族才能吃到的,《红楼梦》中写道,贾母吃的叫“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”,瓜仁、油酥的瓤……可别小瞧了五仁月饼,它不仅营养丰富,还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“五德”——“仁义礼智信”。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,引进芝麻、胡桃,这时便出现了以芝麻、胡桃仁为馅料的圆形饼,名曰“胡饼”。而月饼之名真正有记载是在宋代,苏东坡有诗云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饴”,南宋吴自牧所著《梦粱录》则最早将月饼作为一个饼食种类记载下来。不过,月饼直到明代之前都未成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,直到明清时,从北方到南方,从宫廷到民间,才有了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,中秋吃月饼才更加普及。发展至今,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的习俗。月饼模子是月饼这一饮食文化的载体,一般选取结实耐用的硬木,如枣木、梨木等,模子内大多刻有“福、禄、寿”等字样或玉兔、莲花等吉祥图案。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