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州是高祖刘邦的龙兴之地,是两汉文化之源。打开徐州城地图,我们会发现一条纵贯古城南北的历史文化轴线,南起云龙山,北至故黄河,这条文脉中轴线便是徐州的城市脊梁。“彭城七里”涵盖了楚汉文化、运河文化、黄河文化、彭祖文化、苏轼文化、民俗文化、儒家文化、宗教文化、明清文化、民国文化、红色文化、美食文化和山水文化等,构成徐州千年文脉的基底。这些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待于去保护,有待于展示给世人。我们理应投入更多的力量挖掘、讲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,让珍贵的历史遗迹和丰厚的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。徐州牌坊,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(1818年),位于徐州古城北门大街(1928年后改为统一街)北口的黄河岸边,为清朝河道总督黎世序所建。清光绪九年(1883年),徐州道尹赵椿平重修。矗立在故黄河旁的“五省通衢”牌坊,北面为黎世序所题“大河前横”四字。前面有“五省通衢”匾额,“大河”是黄河,徐州重要的水运交通位置和黄河的气势尽在这八个字里。
徐州地处苏、鲁、豫、皖四省接壤地区,“东襟怀海,西接中原,南屏江淮,北扼齐鲁”,自古便是北国锁钥、南国门户。纵观徐州几千年的发展轨迹,始终离不开其优越地理位置带来的利好。曾经的故黄河滚滚而过,后来的京杭大运河带来水乡繁荣,如今又变身成为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……所以,徐州有了“五省通衢”的称谓。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是:元世祖至元二十年(1283年),京杭大运河开通以后,徐州地处东西南北水运要冲,就成了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五省的咽喉,所以被称为“五省通衢”。到了清代,五省通衢是指徐州通达直隶(河北)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五省。徐州处于江南(江苏、安徽)、山东、河南交界,又处于京杭大运河中段,连通直隶、山东、江苏等省,因而得名。徐州牌坊与治水相关。“大河前横”是指汴、泗河和古黄河,河水的泛滥给徐州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,从古以来徐州人民不断与河水斗争,在河畔建牌楼、铸铁牛,以镇水。
1815年,嘉庆皇帝采纳治水官员黎世序建议,为了减轻黄河对徐州的威胁,批准在汉王境内修建了一座水利工程,让黄河提前在徐州上游分流。这个工程快马加鞭,于5月完工。水利工程以虎山的两个山头为闸坝,以虎山腰为天然闸,这样依山而建的工程就是再大的洪水也不会被冲垮,翻过去的洪水由于虎山腰挡着也不会回流,因此叫虎山腰减水坝。当年秋天,黄河果然迅猛,开放虎山腰天然闸后,徐州城被牢牢保住。为了纪念虎山腰水利工程治河政绩,黎世序于1818年在徐州城北门修建了一座牌坊,上书“大河前横”四个大字,以期像黄楼一样达到镇水目的。65年之后,即光绪九年(1883年),牌坊破败不堪,于是进行了重修。当时的徐州道台赵椿平在牌坊的背面书写了“五省通衢”四个大字。1987年11月,徐州市政府参照古牌坊样式重建,牌坊雕梁画栋,翘角飞檐,上覆绿釉筒瓦,四个飞檐角下配以风铃。现在的牌坊坐落在古黄河公园内,与黄楼、铁牛、治河雕塑等浑然一体,已成为徐州标志性建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