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徐州人,还记得当年一起在公园留过的影,湖边吹过的风吗……
公园,在每个徐州人心中,都有一段美好的记忆,它是属于童年时代的美好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,重返那个年代。
● 徐州公园的春华秋实
◎ 云龙公园
/
1978年,徐州仅有人民公园、云龙公园、云龙山等公园风景区;
1979年,徐州的园林正式起步;
1986年,徐州市区人均公共绿地增至2.9平方米;
90年代以后,徐州沿街单位破墙透绿,拓展城市绿化空间;
2005年底,全市有公共绿地面积929.49公顷,人均公共绿地7.82平方米;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%;全市各类公园增至36个,绿地、游园布局日趋合理。
2006年1月,徐州市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“国家园林城市”。
那时,云龙公园的票价2分钱,每个周末都是“旅游旺季”。
云龙公园对于很多60到80后的人来说,是一个特殊的存在。每当学校组织春游或者秋游时,这里一定是必选项。
(图片来源/爱徐州)
那时候公园里最著名的游乐设施就是大象滑梯,孩子们总是会争抢着滑梯,这就是80年代徐州人的童年!
几乎每个徐州人和到徐州游玩的外地人,都会在云龙公园拍照留影。那时候,云龙山、云龙公园和淮塔是徐州旅游的三大件,没有到这里打过卡,又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来过徐州。
1957年,徐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余窑筹建公园,那里曾经是余姓烧窑的地方,因为取土形成了大片洼地和大小不一的池塘。1958年通过挖浚、整理水体,形成南北两片大湖。
当年在徐州,它的规模首屈一指,那个年代孩子们要说“去公园玩”,指的就是云龙公园。公园的荷花厅、花圃、假山、知春岛、儿童乐园和水景游区深受徐州人欢迎。
(80年代云龙公园照片)
1984年,云龙公园的知春岛上,徐州名楼燕子楼复建开工;到2001年,云龙公园重新规划为7个功能区,26个景点;2004年,云龙公园更名为“燕子楼公园”。
2008年,“云龙公园”破墙透绿,免费开放。
(摄影/徐祥瑞)
云龙公园如今已经不再是80后童年的模样,未来它还会有新的面貌,它已经成为徐州人公园式生活的一部分,和城市更新的典型代表。
◎ 快哉亭公园
/
快哉亭是徐州年代最为久远的园林公园。位于徐州市中心,以古城墙为界。
上世纪80年代以前,那时的快哉亭公园还是“人民公园”。园中的金城电影院、溜冰场、露天舞台、动物园、少年宫......曾经温暖了几代徐州人的童年和青春。
(图/无线徐州)
1984年,经过三年改造建设的“人民公园”正式更名为快哉亭公园。快哉亭也在原址重建,位置就在公园的东南角的高地上。
(图/刘思廷)
小学时代,最喜欢的就是和小伙伴们跑去快哉亭“亲近自然”。
(摄影/刘雪洪)
爱玩的他们总会穿过这道门到外面的花鸟市场买上网兜,趴在只有一边栏杆的河间水道上抓鱼,一抓就能抓一塑胶瓶的非洲红鲤。
(图/刘思廷)
如今的快哉亭公园依然承载着徐州人的生活记忆。住在附近的老人,一年四季都会来此晨练,公园巷幼儿园的小朋友上学前或者放学后,总要到公园里玩上一圈才能回家。
(摄影/季广天)
继历时一年的封园改造,2021年7月1日快哉亭公园重新对外开放,整个公园面貌一新。
昔日的快哉亭建在古城墙的脚上,
如今的快哉亭依旧安静而美丽地坐落在徐州闹市中央。
这里,藏着一代一代徐州人的珍视。
(摄影/刘雪洪)
◎ 彭祖园
/
1978年,彭园还叫南郊公园。那时刚从济南引进的20头梅花鹿在这里繁衍,娇凤鸟和骆驼也在茁壮成长;
1984年,徐州动物园在南郊公园开工了,动物园有动物品种100多种,是江苏省紧随南京动物园之后的第二大动物园,开园的时候很轰动;
1984年年底,公园又添了彭祖像,观鼎桥等20多个游园项目,徐州市第一个大型综合性公园基本成形;
(摄影/徐祥瑞)
从1976年建园时的“南郊公园”,到1984年扩建时易名“彭园”,再到21世纪更名为“彭祖园”,它见证着徐州城市的发展。
1994年,彭园开始栽种樱花林,经过20年辛勤培育,林中有早樱和晚樱2400多株,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樱花观赏林。
(摄影/徐祥瑞)
寿山之上,便是大彭阁,白墙红槛,琉璃小瓦,金碧辉煌。凭栏远眺,美景尽收眼底。
(图/刘思廷)
彭祖园的必玩项目很多,比如:小火车!80年代的孩子们无人不知,是当时的网红项目。
(摄影/李婷)
如今的小火车跟随时代,改成了流行的的托马斯样式,沿途的风景也美不胜收。
动物园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原有的格局,动物多了很多,环境也越来越好。熟悉的场景,熟悉的味道。
(摄影/李婷)
◎ 泉山森林公园
/
泉山森林公园是徐州市区市唯一的森林景区,这里植被覆盖率高达98%,有湖泊、溪流等景观,春赏百花,夏醉氧,秋遇枫叶,冬戏雪,每季都有不同的景致。
(摄影/季广天)
泉山森林公园面积3500亩,泉山海拔238米,有植物717种,动物370多种。
最早在2009年,有人发现了几只小猴子。这里生态环境好,果树多,它们在这儿安了家。十多年后,它们成了这里的“原住民”,现在数量接近40只。
◎ 金龙湖宕口公园
/
金龙湖宕口公园,又名珠山宕口遗址公园,十多年前曾是一片荒凉的废弃采石场。经过徐州人生态修复,如今的这里美若仙境。
(摄影/季广天)
园内一条60多米高的瀑布从山腰飞出,穿越好几级叠水,飞溅的水滴变成湖面星星点点的光。
(摄影/季广天)
采石遗留的矿坑已被碧绿的潭水填满,像块镶嵌石头中的璞玉。山水相映,美得灵动。
随着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,徐州的公园越来越多,还有新晋的口袋公园,转角就会遇到惊喜!
(摄影/季广天)
△ 黄楼公园|一古一今,看尽黄楼下,千年光景百态人生。
(摄影/季广天)
△ 卧牛山公园|形似卧牛而得名
(摄影/孙铁恒)
△ 无名山公园|超出片的网红公园
如今,行走在徐州的街头,500米即可步入休闲绿地。徐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.10%,绿地率40.98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.5平方米,这还要得益于徐州的“口袋公园”建设。不仅增加了绿化率,让市民一有了更多活动空间,空气质量也直线提升。
(摄影/孙铁恒)
△ 徐州新晋口袋公园|阅读 打卡 美哉 乐哉
(摄影/徐祥瑞)
每一个奋力向前的城市,都有老故事被重新演绎,伴着城市的生长,一代人的成长。如今,旧貌换新颜,徐州的新封面层出不穷,倾情演绎时光如画的静谧安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