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冷极了,徐州人的血液里都是各种“汤”!

来源:爱徐州  寿子  发布时间:2022-12-01

1.jpg

前几天查看了最新的身体报告,血常规里写着:辣汤、羊肉汤、丸子汤、油茶......看的寿子小脸通红。

徐州人虽然没有南方城市那般,家家都能烹饪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汤品,但在爱喝汤上,我们绝不会输给任何城市。

2.jpg

徐州人对汤的喜爱,藏在了每一个场景中。早上来一碗热乎乎的辣汤下肚,将身体的开关键打开;中午喝一碗配料丰富的羊肉汤,培植正气;晚上来一份油饼母鸡汤,缓解疲惫......

到饭店吃饭,点完硬菜后必须加上一盆紫菜蛋花汤或萝卜羹,作为一场饭食的终局。

吃大席的最后必然会有一份酸辣汤,宣告宴席的结束。

3.gif

尤其是开启零下的冬日,喝汤可以御寒,也可养胃。一天无汤,明媚忧伤。

羊肉汤、牛肉汤、辣汤、饣它汤、母鸡汤、丸子汤、油茶......徐州的汤品江湖中,谁才是最无法替代?

4.jpg

前阵子和认识许久的网友见面,坐在徐州最高端的自助餐厅里一同聊起了最平价的羊肉汤。这位姐妹祖籍内蒙,生在青岛,最后因为一碗羊肉汤在徐州觉醒了爱吃羊肉的DNA。

5.jpg

徐州的羊肉汤不熬上个五六个钟头,是出不来一碗好汤的。热腾腾的羊汤翻滚,慰藉着无数人的五脏六腑...没有一只羊能在可以逃出徐州人的胃。

6.jpg

熬制出来的汤依靠羊肉本身的味道,鲜香的当仁不让,爱它的人正在捧起碗猛吸一口香气。

7.jpg

羊肉汤除了鲜,还有一大特色,羊油辣椒的戏份甚至大过羊肉。羊腰油炼出油,再加入辣椒粉小火慢熬,毕生的香气就袅袅不断地绽放出来了。

8.jpg

凑近碗边吹凉,满满喝上一口浓郁香辣的羊肉汤,整个人都在这冬日里融化了。

冬日前后,需要培植正气,正是一年吃羊肉的好时机,搭配隔壁的反手烧饼,更是一绝。

1111.jpg

9.jpg

徐州的牛肉汤往往会被冠名为“淮南”的,无论当家老板是否是淮南人,但加上这个地名,总有一种更地道的感觉。大口汤锅咕嘟咕嘟冒泡,滚滚雾气四散开来,浓香勾引着过往的路人。

10.jpg

精选适龄土黄牛,十几种药材和卤料增鲜,文火慢熬5个小时,成就了一碗鲜香浓郁的好汤。

久经熬煮,加上牛油的油脂和牛骨髓在久久的熬煮中,慢慢化进了汤里,小火慢炖一整天,从早到晚都不关火。

11.jpg

吃牛肉汤一般都是放干丝和吸粉,经过热汤的激活,一瞬间迸发了生机。蒜苗、葱花、香菜的加入,让浓郁的味道成倍扩散。

牛肉汤里还得有这一勺秘制辣油点睛,冬天的低温下,辣油已经凝固成红牛油块,能吊出汤底的香。

12.jpg

这看似重油重辣的红汤,虽味道热辣却毫不呛口。轻啖一口,还能感受到胶原蛋白附着在嘴唇上的醇厚感,入喉香浓柔滑,齿颊留香。

13.jpg

曾经牛肉汤馆里的主食标配是壮馍,都是老板自家做的,一大块饼极为厚实,上面扎满了小孔,吃起来很有嚼劲,还有浓郁的麦香。

14.jpg

但现在许多牛肉汤馆多以烧饼、油饼作为主食,虽然也很好吃,然而总觉得少了几分属于徐州的粗犷。

222.jpg

15.jpg

无论人走到哪里,心中最想念的还是家乡熟悉的口味,一碗辣汤是徐州人在外奋斗最大的慰藉。徐州人离不开辣汤,就好像武汉离不开热干面。

16.jpg

辣汤多选用猪骨、肘子、鳝鱼等炖煮,熬制24小时以上,再加上面筋、黑胡椒、姜、鸡蛋花等,看起来黑乎乎的,然一口鲜美,两口难忘。

17.jpg

就算是再冷的冬天,睡眼惺忪的喝一口辣汤,整个人都精神了,从喉咙一直暖到到胃里,不知不觉就着油条包子就喝了一整碗。加上些许香油,更是浓香。

18.jpg

偶然有一些回民店铺,会选择用老母鸡作为主料,去除一些回民禁食之物,但口味上却丝毫不差,依然浓郁香醇。

333.jpg

19.jpg

用一碗冒着热气,下肚满是燥热的饣它汤,唤醒还在昏昏欲睡的困意,对于徐州人来说是一天的开始。

20.jpg

打个鸡蛋是徐州人喝饣它汤心照不宣的标配,徐徐升起的雾气裹挟汤的香气迎面扑来,让早起的寒意打心底暖了大半。

21.jpg

把煮沸的大骨母鸡高汤舀出,手腕一扬间,沸汤如飞流瀑布急冲直下,高温与速度兼备,一碗蛋花直冲得气势如虹。盛好再淋香油,汤来,一碗丰盛,可疗相思。

22.jpg

略微年长的叔叔阿姨自带保温桶、搪瓷杯,还有自称“买的站票”端碗在门口喝汤的大哥,俨然把这吃出了食堂的架势。

喝上一口,细微的鸡丝柔韧、热汤冲开的鸡蛋软滑、麦仁清香,小鸟胃也能喝上一碗。

4444.jpg

23.jpg

茶壶倾斜,浓稠的油茶流入老式瓷碗中,油茶香散开!一股小时候的味道找到了,只此一碗,只此一勺,值得留存的徐州味道。

24.jpg

基本上没有什么调味的油茶的味道完全靠花生、瓜子仁、腰果碎、熟芝麻加上面筋和胡椒粉来提味,现在能找到一碗地道的油茶实属不易。

25.jpg

但每次能喝上一碗总觉得十分惊喜,老少皆宜。

5555.jpg

26.jpg

在徐州人的汤品生活中,母鸡汤或许没有那么强的存在感,但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严格选用的老母鸡炖汤,连母鸡下没下过蛋,都会对肉质和汤味儿有影响。鸡汤里也只加些许精盐和胡椒这两样调料调味,极少有店会添加鸡精、味精。

27.jpg


足足炖上4小时后,清澈的鸡汤漂浮着淡黄的鸡油,鲜美的鸡汤滋补养人,带着一丝清甜。

现打的蛋花与鸡汤默契相融,入口极为细嫩,有股淡淡的胡椒香。

28.jpg

牢牢抓住吃油饼的赏味期限,刚刚出锅时金灿灿的,带着淡淡的葱香缭绕鼻尖,焦香油润的饼底特别酥脆。

29.jpg

还有不少人习惯将油饼淹死在母鸡汤里,浸润过汤汁的油饼变得略微绵软,细细嚼来还是有几分香脆。三块钱的加蛋母鸡汤和2块钱的油饼,足以慰藉心怀。

6666.jpg

30.jpg

丸子汤在徐州不像包子辣汤一般老少皆宜,属于一种较为小众的汤品,多为老派徐州人青睐。

炖煮数个小时的大骨汤,香气扑鼻,每一勺都是精华。将绿豆面皮在汤锅中烫煮至熟,加入些许蒜泥、香菜、辣油调味,浇上牛骨汤,然后撒上很多萝卜丸子,一碗丸子汤就这样上桌了。

33.jpg

采用新鲜萝卜、优质面粉炸制的丸子吃进嘴里嘎嘣有声儿,泡进汤里也仍然保持着酥脆口感。

34.jpg

绿豆面皮绵软有劲,比普通面皮多了些许清香,一碗汤是酸辣味道,极其开胃。

7777.jpg

//

寒风萧瑟,今天温度已降至零下,饥肠辘辘的徐州人不知不觉便朝着氤氲热气的汤馆前进。

一碗文火慢炖的汤,是徐州人对家乡的执着,是在外地尝不到的味道,是日新月异间不变的存在。

35.jpg

无论早中晚,徐州的角落里永远有或温婉或猛烈的汤在等你。就算是最冷的寒冬,喝下一口汤后也只想感慨:好温暖啊。


评论

我要点评
点赞(0)
暂无相关评论